首页 > 新闻 > 社会 >

湖南一溶洞现垃圾山疑有人住,生态隐患亟待解决

发布时间:2025-06-19 20:33:53来源:
在湖南湘西永顺县高坪乡,一处本该静谧幽深、充满自然魅力的溶洞,如今却沦为垃圾肆虐的 “重灾区”,令人痛心不已。6 月 18 日,户外运动博主 “小符哥哥” 发布的一则视频,将这一隐藏在地下的污染乱象公之于众,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
“小符哥哥” 透露,此次溶洞探秘源于粉丝提供的线索。18 日下午,他和好友满怀好奇与担忧,赶赴该溶洞。还未靠近洞口,一股浓烈刺鼻的垃圾腐臭味便扑面而来,让人不禁皱眉。作为经验丰富的户外运动爱好者,“小符哥哥” 配备了专业探洞设备。当他将设备深入溶洞底部,眼前的景象让他大为震惊:这个深度约 80 米的溶洞内,赫然矗立着一座直径约 30 米、高 15 米的锥形 “垃圾山”。仔细看去,上面堆满了塑料袋、纸箱、水瓶等形形色色的生活垃圾,一片狼藉。部分垃圾色泽鲜艳、质地崭新,显然是近期才被倾倒于此,使得溶洞内弥漫着更为浓烈的恶臭味,苍蝇蚊子更是肆意飞舞,令人作呕。
更为蹊跷的是,溶洞内竟还留存有帐篷、被褥等生活用品,仿佛在诉说着曾有人在此长期生活的过往。而溶洞底部,一条地下河潺潺流淌,却不幸沦为垃圾的 “搬运工”,河面上漂浮着各种废弃物,河水被严重污染。“小符哥哥” 推测,该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,周边居民生活用水或许与这条地下河存在关联,垃圾污染的河水极有可能携带大量有害物质,对居民健康构成潜在威胁。
从地理位置来看,该溶洞距 043 乡道近在咫尺,位于永顺县高坪乡杨坪村附近,与村庄直线距离仅 1 公里。从乡道至溶洞口,原本有一条可供车辆通行的小路,如今虽已被石块阻断,但不难想象,曾经垃圾便是通过车辆源源不断地运至此处倾倒。
视频一经发布,迅速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,众多网友纷纷留言谴责这种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径,呼吁相关部门尽快介入处理。6 月 19 日,湘西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永顺分局及高坪乡政府积极回应,表示已关注此事,并即刻开展处置工作。高坪乡政府工作人员透露,乡政府与县政府高度重视,已着手组织力量清理垃圾,同时深入调查垃圾来源及倾倒责任人。永顺县委宣传部也发声称,目前正在全力调查垃圾来源,后续将及时向社会通报进展情况。
事实上,这并非湖南首次曝出溶洞污染事件。今年 5 月,张家界慈利县的两处溶洞因垃圾污染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经核查,污染物多为 2010 年至 2016 年间倾倒的生活垃圾,截至 6 月 8 日,累计清理垃圾达 51 吨 。当时的事件已然敲响了生态保护的警钟,相关部门也承诺加强监管,全面排查整治溶洞污染问题。如今永顺县溶洞再陷污染泥沼,无疑再次给生态保护工作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。
溶洞作为珍贵的自然地质景观,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,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也起着关键作用。其独特的生态系统相对脆弱,一旦遭受污染,修复难度极大,且可能对周边的地下水系、土壤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逆的破坏。垃圾中的有害物质经雨水冲刷、渗漏,极易渗入地下,污染地下水,影响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;垃圾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,还可能改变溶洞内的空气质量,威胁洞内生物的生存。
此次事件也暴露出部分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监管漏洞。相关部门应深刻反思,加强日常巡查力度,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,对非法倾倒垃圾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,严格依法惩处,提高违法成本。同时,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,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,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,形成全民守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。期待在各方努力下,永顺县的这处溶洞能早日恢复往昔的洁净与美丽,重现自然生机。
 
(责编: admin)

版权声明: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。。